食药安全三人谈(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食药环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会长李春雷致辞

2023年11月23日 11:36 119

2023年5月13日,由北京健康产业协会主办的“健康产业发展与行业品牌保护论坛”在北京举办。在食药安全三人谈环节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食药环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会长李春雷,从刑诉法、法制史角度重点围绕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两超一非”(超范围、超限量、非法添加)问题,展开分享。

2.1.jpg

李春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食药环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会长

企业既是我们的会员,支撑我们的单位,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无论从政府还是从科研角度,从协会角度。我想从四个维度稍微谈一下,然后我们三个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体会,因为我们和上半场刚刚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包括刚才圆桌会议的主题有紧密相连,但是可能角度也不太相同,因为我们三个平时工作都要穿警服的,我们的学员也要穿警服,也是另外一种保驾护航,另外一种协助。


第一个感受,这个主题特别好,发展与保护。健康产业确实前景无限,一片蓝海,现在已经到了中老年社会,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更加明显,人人想健康,人人追求健康,这是大趋势,因此在座各位企业确实前景无限,发展是关键词。另外是保护,不仅仅是品牌保护,还有自身经营的合规和自身职业安全的保护,这两个主题特别好,定这个会议主题的时候我们也参与进来,把我们的想法也融合进来,被协会吸纳。协会搭建的平台,吸纳各位专家、领导包括各个地区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过来,我觉得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和渠道,非常赞同。


第二,简要介绍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中心或者说犯罪学研究会的大概情况。我个人从2013年左右介入了食药环安全保护或者叫做食品药品与环境违法犯罪治理,后来在学校和部里支持下,成立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研究中心,后来就是陈涛教授、张伟珂教授陆续加入进来,现在核心骨干有十几位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理论和实务,本硕博培养的学生都是从事食药环保护的,一个是行政保护,一个是刑事保护。我们的学生90%以上分到公安口,从部里到市局、派出所。我们这些年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和各地食药监局的行政执法,再就是公安的食药监打交道,一个是行政执法,一个是刑事司法,做一些课题,搞一些指导培训和宣讲。我们在全国也建立了综合基地,一般建基地会选择地级市层面,因为这是对我们来说交流互动最好、最实的。我们建基地的时候往往是四家,市场局执法检查局,再就是公检法,以后我们还会推动在全国建立基地。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两块,除了教学、科研,更多的是参与我们国家相关的药品法、食品法、环境保护法、疫苗管理法等法规修订,尤其是两高的食品药品司法解释包括一些部门规章,做一些课题,通过课题成果形式反馈上去被吸收。这是参与大立法的情况。


再就是执法培训,疫情放开以后,我连续跑了几个地方,海南、陕西、河南,昨天晚上才赶回来,从安徽,有的是他们的食品或者药品的行政监管部门,有一半人,这边是食药警察,有的是联合培训,有的是单独培训,都是偏向食品药品方面的。在座各位都是业内专家,都知道食药什么意思,包括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或者说大保健品,包括知识产权,2019年公安部单独成立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业务是六项,其中有食品、药品、环境、生物资源、森林、经侦拿回来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今天谈到的品牌保护,其实是从经侦拿到了食药侦。


第三是今天所谓的食品药品安全的三人谈的重点,关于我们现在食品药品面临的问题,各位企业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就是事前预防好,事中控制好,情节严重的才是社会打击。所以我们常讲,尽量把各种纠纷化解在萌芽当中,宣教好、引导好,实在不行由民事侵权解决,再不行还有行政执法,实在不行的只能是刑事处罚,这个刑事处罚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在各地宣讲的时候,包括在参与各种制度建设的时候也常讲,我们的枪口要抬高一厘米,要宽严相济,因为我们国家的前科制度太猛了,它会影响孩子,影响周围亲人,对你的就业、考学影响非常大,这是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是很不利的,我们不能为了打而打。


今天我来牵头引起这个话题,刚才主持人也介绍到,就是食品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问题。目前“两超一非”(超范围、超限量、非法添加),是当前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最核心的一块,也是我们大大小小的企业最容易犯的毛病。食品,尤其保健食品,性保健品里有壮阳药,有降糖降脂的,治慢性病的,有治肿瘤病的,在我们国家,这些基础人群都非常多,而且增长也比较快,在我们寿命增长的同时,很多疾病也随之增长,这是一个相生相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保健食品,你想打动市场,打动观众,打动消费者,可能你觉得正常的配方有点慢了,就想添加各种化合物,各种药品,各种国家禁止添加的。这个时候可能就触犯了禁忌,尤其非法添加物,国家黑名单有的,加了之后,马上行政移送给公安,就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这个其实是很严重的。


我们和各种企业、各种协会打交道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动态,我们的很多企业很聪明,有的本身就是搞化学的,甚至有自己的实验室,你的法律法规禁止的,你的黑名单有的,我要修饰分子结构,不叫这个名字,他达拉非、西替那啡、西布曲明这些对疗效起作用但是对人身体伤害很大,是我们禁止的,我把它换一下,比如我在杭州挂职的时候,有一个保健品的他达拉非已经变化到第三次了,基层的宁波派出所所长很着急,想批捕,但是一看黑名单没有,就不敢往下捕,觉得能不能打,怎么打,算不算有毒有害?最后到省厅寻求帮助。

我想说的意思就是在座各位企业、各位法总,我们肯定会知道法律法规禁止的包括那些食品当中可能违法添加的物质名录,包括保健食品,都有。大部分人可能会回避,我特别想提醒的就是,别小聪明,别咨询了所谓某些行业内的专家,尤其搞技术的专家或者是有的可能不太清楚整体情况的,可能忽视了法律的深度。其实在法律上,两高食品司法解释,第九条,除了法律法规禁止的不让,还有黑名单的不允许,再有一个就是兜底规定“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现在是怎样的情况呢?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确实在全国各地同案不同办,有这么一个现象。可能有的检察官、法官与公安达成共识,打下去了,有的达不成共识,可能反向移送给行政、市场部门或者药监部门,但是大家千万别侥幸,第一个问题就是,好多地儿是可以打下去的,虽然可能费点力,要让这种非标的实验室的办法或者动一些专家意见,政法委书记协调,很多地方是可以打下去的。所以不要侥幸,我们侥幸不起。


第二,这个月6日,我们刚刚推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个正部级单位,一个正局级单位,依托我们的食药环犯罪研究中心建了一个食品安全行刑衔接研究基地,核心作用,我们揭牌仪式之后马上转为闭门会议,请了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和市场局的执法稽察局的食品处处长,包括各地行政稽察局局长和各地食药警的总队的总队长,关门会议,就解决刚才说的黑名单之外的新兴衍生物的问题,有人要钻空子的问题,我们要结合技术、新兴研发、标准补充检验方法,然后专家意见,最后总局会出一个盖章的,从国家层面出一个认定意见,这些新兴衍生物,黑名单没有的,可能会出具什么意见,就是和黑名单一样,核心药效团一致,就就等同属性和等同危害,全国其实我们去年已经出了一个,就是拉非、那非类的,你们在座的如果是搞保健食品行业的,就应该注意到去年我们国家市场总局,你现在百度都可以搜到,就是关于拉非、那非类的新型衍生物的认定意见,说白了,比如我们在台上,这是一个黑名单,台下全是衍生物,这个认定意见下去之后,一网打尽,没有争议了,全国三千多个区县一路打下去,公检法一路叫好,觉得市场总局出的这个意见非常棒。我们6日揭牌以后,闭门会议第二个类似的意见就是降压的保健食品,也就是所谓的降压药,网络销售很多,马上要出这么一纸从国家层面的认定意见,也就把全国三千来个区县,行政涉这种情况的,移送给公安,不用争议了,公安可以接,公检法也不用再争议了,一路打下去。所以是技术在赛跑,治理部门也在和违规的企业赛跑,而且是顶尖级的,也是院士、权威专家,包括中字头的检验机构都在参与,这是这么一个情况。


最后一个层面我想说的是鉴于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可能往前冲、发展的意识很强,但是保护自己或者说对规矩的意识未必很强,我们就起一个宣教、引领作用,我们也紧密配合健康协会成会长这儿,将来如果有大大小小的宣教、研讨、培训,我们也愿意深度参与进来,把国家最新的行政、刑事政策包括典型案例给大家分享,避免走入这些坑,因为这些坑咱们走不起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一些大型活动举办有一句话叫做万无一失,而且后面有四个字“一失万无”,对在座企业也是这样,前面做得都很好,一旦一脚踏进违法,对家人、对企业伤害很大,你们输不起的。


在座每个企业家都不想触碰这种红线,所以我们就也是起保驾护航的作用,以后有什么想法或者疑惑,拿不准的,尤其咱们的研发,一些大企业的研发、设计当中,不要只是自己聪明地在那儿想黑名单没有,去钻这个空子,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保健协会,我们一起研判,我们不行,后面还有各种专家团,我现在也是国务院食安委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也有六十名相关专家,还有各个相关部门的处长、局长,我们也可以咨询,给大家分享,供大家在生产销售的时候做一个指引,避免踏入坑当中。


还有,将来一旦遇到什么问题的话,遇到麻烦事,比如遇到企业被侵权了,被冒标了,有什么问题真的让我们行政保护的时候,我们也力所能及地出主意、想办法,你们也把问题反映到成会长这儿。这是我想给大家表达的四点意思,谢谢各位!

会员申请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