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14:54 146
2023年5月13日,由北京健康产业协会主办的“健康产业发展与行业品牌保护论坛”在北京举办。圆桌论坛环节中,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就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哪些政策支持,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哪些利好,以及产业界如何落地?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圆桌论坛主持人:李晨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
健康中国年度论坛秘书长)
李晨玉:目前中医药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引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实施方案,部署了八项重点工程和二十六个发展项目,请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刘会长分享一下,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有哪些政策支持,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哪些利好,以及产业界如何落地?
刘张林:奋力推进“健康中国”,中医药确实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战略发展期,我有这么一个基本判断,中医药产业从2016年的高速发展转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刚才杨司长介绍的时候特别问到了中医药产业工业营收情况,2016年是顶峰期,6800亿,2017、2018、2019年延续了三年的负增长,最低的时候到6500多亿,现在恢复到7400亿。这是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包括集采等等政策,包括中药注射剂的限用,挤出一些营销费用,进入正常、健康的,而且这个比例是这样的,如果从一线医院用药来说,化药、中药、生物药来说,中药占比超过30%了,近几年占比下降的原因,一个是疫苗迅速增长,二是医疗器械卫生器材等在医院里使用迅速增长。如果仅仅是一线用药,中医药应该超过了,杨司长定的目标应该是有落地的。而且未来空间也非常好,前面杨司长、韩院士和冯主任介绍了,一个是进入老龄化时代,二是中国经济在平稳健康发展,都对中药提出了巨大市场需求。疫情三年中药特色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国内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中西医结合,取得了杰出成绩。
有一件事,可能在座的也有知道的,也有没怎么关注的,因为我还是比较关注这个事情的,我原来参加过中医药国际化推进的工作,2022年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中国中医药参与新冠防治专家组意见,给予中医药肯定性的意见。这个专家组的意见,在中药国际化推进方面,从屠呦呦教授的诺奖到世卫组织专家,为什么没怎么宣传呢?我猜测可能是世卫组织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中药产业的政策如何落地,杨司长做了介绍,杨司长就是政策法规司的。我想是三个方面,一是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政策法规文件,每一条、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凝聚了行业智慧或者党中央、国务院和关怀,尤其2019年10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后面国办和政府部门以及各个地方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级别之高、下文之密集,远远超出原先多少年,而且真正体现了中医药特色。我对国家药监局最近出台的一些文件,原来都是以西药标准管中药,现在看来不是,就是真正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中医药的理论,应该是做得非常好的,作为中医药人,我们就是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国中医药协会一年各种大会、论坛、培训班等等,大概300多场,其中每个月大概2场专门的政策介绍,各种各样的会议上也都会邀请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做政策解读,让大家更认真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
第二就是要突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现在对中医药产业在各个文件当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指示当中,都是有很高分量的。我昨天刚刚从南洋回来,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12日到南阳视察的时候提出注重以现代科学方法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一定要坚持科技创新,尽管还有继续努力的必要,因为2021年62家上市公司的科技投入是104亿,我们自己说有较大增长,但是和化药和生物医药相比的话,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第三就是坚持方法的创新,方法的创新也是科技创新的内容之一,但是方法创新对于中医药落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在杨司长的支持下,搞了循证医学研究,还有真实事件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现在比较关注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的研究,这个现在没有人或者是很少,好像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几位专家关注,其实这里问题非常严重,不仅仅这个研究在国家支付条件下中医药可能会是被动的,实际上我们做了重大贡献,但是在支付系统中无论从国家医保局还是从医院支付上都会发生问题。如果有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话,中医药就具备了临床优势,同时美国人均卫生医疗费用支出大概7000-9000美元,我们国家大概是500多美元,相当于它的1/12或者1/14,但是人均寿命或者人均健康生活的寿命,我们从去年开始是高于美国的,我们现在好像是78.6岁,美国是76.8岁,中国为什么用比较少的卫生费用支出取得了全民健康的发展?中医药学肯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如果不研究,不说出来,在很多时候,可能就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对于相关政策落实方面,要说的还是很多,前面杨司长也做了介绍,我们继续努力。
李晨玉:目前中医药是天时地利人和,并且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了分析,一是认真学习,二是科技创新,三是坚持方法创新,同时结合着一些实际案例给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方向,也希望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几个国家战略方面都能取得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