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14:46 130
2023年9月9日,由北京健康产业协会和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23’药品安全保护论坛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功举行。杭州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 副大队长刘凌劼 围绕药品侦办的想法和思考 作专题发言。
杭州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 副大队长刘凌劼
各位老师、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我是杭州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情报大队负责人刘凌劼,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代表杭州市局来参加论坛,我就杭州侦办药品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和大家分享交流。
2020年公安部的专项行动以来,我们杭州市共破获了涉案案件27起,打掉涉案团伙17个摧毁涉案窝点25处,4起重大案件被公安部最高检、市场总局联合督办,并受到公安部的特别表彰。那么上述案件27起基本上全是由我们支队自主发现的,有通过我们人际情报收集的,有通过我们自己走访的,有通过我们数据分析的。其实大家在公安机关在办案的时候,都遇到一个定性难,的问题,我们认为从药品案件办理本身应该从安全性、 有效性、稳定性三个基本属性出发,通过法律理解、案例参考、现实观察等多个角度去解剖,来解决这个定性问题。
第二个就是非药品问题,因为这个案子的抗药,它是直接通过购买中间体来自己制造的,我们就发现这些生产、销售中间体的生产商,他都是没有资质的。因为中间体它是普通化工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外包装以及资质方面来认定,它这个东西其实不是药品,那么以此来确定不是药品冒充药品。第二个我讲到的是一个行业性,我们通过这个案子办理发现了中间体这么一个行业,当时我们发现了几家,都是生产中间体,都是不具备生产药品的资质,我们认为假药的认定应更科学更人性,要综合考虑法律老百姓的认知,危害性社会影响等,而不仅仅是依靠检测报告和一个部门的认定,来做一个假药的认定,基础工作要更扎实。为什么这么讲,有多少药企这药企都在生产什么药,然后药企还算是好的,你甚至搞不清有多少化学实验室在研制这些,这些所谓的生物体也好,这些中间体也好,他们在做什么研究也好,你根本就是搞不清楚,包括有多少药品原料生产商,和我们食品案件环境案件的基础工作相比,真的是一个天差地别。
我今天的汇报结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