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由北京健康产业协会和北京市犯罪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23’药品安全保护论坛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功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律系 主任教授韩阳 围绕药品、保健食品法律法规评析及涉及的违法问题作专题发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律系 主任 教授 韩阳
主持人、各位嘉宾:
非常荣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专业是行事诉讼法,这几年对刑法和犯罪学问题,有一些关注。我今天的发言是想结合药品犯罪问题,根据联合国包括社会组织,对于药品犯罪的概念来概述的话,它指的是医疗跟医疗产品相关的所有行为的犯罪,就是所有的犯罪行为。现在就药品来说,我们在国家层面上,与药品管理相关的仍然有效的法律目前是有7部,中药的行政法规呢是72部,相关司法解释24项,其他的规章制度,不计其数。总的来说,对于药品企业来说,我们国家曾经实行过GMP和GSP认证,通过过程质量控制,保证我们的药品安全,但是这个药品管理法出台之后,这两个认证制度,在2019年,国家实施的国家药监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事项的公告,就被取消了,从而进行动态管理,成为了现在药品监控,生产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注册和申请,审批方面,原来药品上市的申请方式和路径比较单一,审批程序也极不健全,在新的药品注册管理法实施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符合条件的仿制品、仿制药、诊断试剂、非处方药等,可以直接提出药品上市的许可,把特殊情况和特殊药品临床需求,纳入到考研当中。除了专业性监管的法律之外,药品领域的基本法即药品管理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尤其是全国上一阶段,2019年的药品管理法新修订之后,法律责任部分大幅度增加,基本上占到了全条文的1/4,对于无证生产、销售药品、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122条到135条,对伪造变造许可证,伪造药品审批文件,骗取药品许可证等等这些行为,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在刑事法方面,2022年的3月份,两高发布了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司法解释,依法严惩药品犯罪的黑作坊,这是药品领域的法规的情况。谢谢大家!